第一次飲水革命——自來水
第一次飲水革命——自來水
自從人類發現了火之后,在用火煮食物的同時,把水燒開煮沸,吃熟食,喝開水,就是把食物和水種的有還微生物通過加熱煮沸而殺死。這是人類對付微生物污染*原始也是十分有效、并且至今仍在使用的手段。
人們很早就發現把水倒入水桶靜止一段時間,水中的泥沙,懸浮物會逐漸沉淀下來,然后取身邊的清水飲用。后來人們又發現加入明礬等物質溶于水并攪拌后,會生成絮凝狀,把水中不易沉降的細小懸浮物、膠體等進行沉淀,使上層澄清水更清澈,取之飲用更衛生。據說,印度一些地區長期以來一直采用馬錢樹的種子來澄清帶泥沙的水。
1884年在美國開發使用硫酸鋁作混凝劑。
1908年在美國采用液氯消毒飲用水。
氯的使用戰勝了水中生物的污染,制止了瘟疫的流行。興建大型自來水廠和遍布城市各處的輸水管網,造就了現代供水工業,千家萬戶、各行各業用上了安全可靠的自來水,這是第一次飲水革命。自來水廠和自來水就是第一次飲水革命的產物。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,通過原水加氯預氧化加混凝劑(俗稱加“加礬”)混凝、沉淀、過濾、加氯消毒等工序制得的自來水,潔凈、安全而完全適合于人們的飲用。我國現代供水工業,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。